姜春华和刘春先两个人来到了一个小会议室。
刘春先神秘兮兮地反手把门关上,然后小声对姜春华说:“春华,我其实有个办法,可能不用花很多钱,就能搞到超算。”
“啊?”姜春华一听,愣住了,心想,难道刘春先是想带着他去偷吗?因为他看刘春先神秘兮兮的样子,马上就想到了去偷。
“刘副厂长,我们可不能干偷偷摸摸的事情。”姜春华马上义正言辞地表态。
“不是偷,但是可能有点像。”刘春先压低了嗓子说。
“还有点像?你到底想怎么样?”姜春华有些不耐烦地问道。
“春华,你知道,我参加过解放南极战争,在冰盖下负过重伤。”刘春先悠悠地说。
“是呀,您是大英雄,这我们都很佩服!”姜春华说着挑起大拇指。
“春华,以我的判断,南极冰盖下应该还有可以使用的超算!”刘春先目光炯炯地看着姜春华说。
“啊?”姜春华瞪大了眼睛看着刘春先。
他大概明白了刘春先的意思。
在那些废弃的地下基地里,可能有反叛机器人留下的量子超算。
可是,那种地方,能找到吗?
即便找到了,能拿出来吗?
“春华,我当时受伤的地方,就是一个量子超算的机房。当时情况很混乱,我的超级机甲在混乱中被炸碎了。后来高智能机器人大军冲过来了,它们向超算机房扔了炸弹,把量子超算炸毁了。它们又把我从超级机甲的碎片中救了出来,然后它们就把那个超算中心的大门用炸弹炸塌了。”刘春先说。
“哦,你的意思是,其实那台超算并没有被毁掉。”姜春华问。
“对,我觉得应该只是电源和外围设备被炸坏了,如果能把那台量子机芯拿出来,应该还能用。”刘春先说。
“你的意思是,咱们去把那个量子机芯拿出来?”姜春华说话的时候明显手在发抖。
“对,我是有这个想法,不知道你同不同意。”刘春先压低了声音说。
他在说话时,眼睛是放光的。
“嗯……有点太突然了,刘副厂长,我需要考虑一下。”姜春华悠悠地说,“你还记得那个位置吗?再说那个地方还能进去吗?”
“那个位置我记忆犹新,现在那个位置正好划给了华夏国,也就是已经成为咱们国家的领土了,但是那里冰天雪地的,肯定没有人,我们可以以科学探险为名进去。”刘春先说道。
“哦,”姜春华点头道,“我再想想。”
其实,姜春华在听了刘春先的描述之后,心立刻就飞到了南极。
他嘴上对刘春先说,让他再想想,其实他的内心可比刘春先还急切。
他每天在孤儿院主持工作,别提有多么无聊乏味单调了,他一想起要去南极来个大冒险,就感到心潮澎湃、血脉喷张。
三天后,姜春华把刘春先叫到那个小会议室,对刘春先说,他有兴趣去南极试一试,但是必须要精密地策划一下,做好充分的准备。
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了解南极现在的情况。
现在在南极活动的人,主要有四类人:
第一类:驻军。华夏国在自己的地盘上有十五万的驻军,主要是防范反叛机器人的反扑。
毕竟在这冰盖的下面,还有大量的反叛机器人留下的设备,而且还有很多更深层的基地被觉醒者秘密地封存在了下面。
也许就有反叛机器人隐藏在下面的秘密基地了,等待时机。
第二类:探矿和采矿者。华夏国把自己的南极领土的大部分地区,都划为可采矿地区,承包给有资质和实力的承包商,对这些区域进行探矿和开采。
第三类:旅游公司。自从南极被解放后,旅游业开放了。由于全球气温的升高,南极的旅游环境比以前好了一些,前来旅游的人也比以前增多了。还有很多游客是冲着参观反叛机器人留下的基地而来的。
第四类:探险者。因为冰盖的纵深处,依然还是神秘莫测。很多探险者经常坐着雪橇向南极点进发,去挑战生命的极限。
刘春先查阅了一些资料,发现,他当年战斗过的那个基地,已经被开发成了旅游景点,参观的主要项目,就是反叛机器人的地下基地。
于是,刘春先和姜春华商量,决定先以旅游者的身份,去那个旅游点看一看情况再说。
他们在网上找了一家旅游公司,报了一个南极十五日游的项目。
他们先坐高铁到滇东,然后从滇东乘坐飞机直达华夏国南极长城站机场。
在机场下飞机后,有旅游公司的人接待他们。
当天晚上,旅游公司的导游就把他们带到了反叛机器人留下的基地下面,因为旅游公司给他们订的酒店,就是利用反叛机器人废弃的基地改造的。
第二天早上,他们继续乘坐反叛机器人留下的地铁,开始了为期十五天的旅游。
他们到达的第一个观光点,是一个巨大的地热井,有12000米深。就是阿超为了融化冰水挖的。如果开启的话,每天可以产生两千万立方的热水。
阿超当年就是用这些热水来融化冰盖的,造成了全球海平面的快速上升。
旅游开发公司利用这个地热井,开发了一个昂贵的旅游项目,那就是沿着地热井下潜。
如果花两万块,就可以体会坐小型潜水艇下潜到地热井下面三百米的深处。
姜春华和刘春先两个人互相对视了一下,没有人表示愿意,因为一万两千米的深井,才只下去三百米,实在是不过瘾。
第二个参观项目是地热发电项目。也是阿超搞的。利用热水来驱动活塞转动发电。
姜春华和刘春先看了以后,确实挺佩服反叛机器人的创造力的。
其实他们俩都不知道,这是阿超借鉴了人类一百多年前的一个发明搞的。
第三个项目是造船厂。基本上与人类的造船厂类似,都是在船坞里组装,然后海试。
第四个项目是参观飞船制造厂。
姜春华和刘春先都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参观飞船制造厂。以前他们也从来没有参观过人类的飞船制造厂。他们被机器人强大的生产管理能力震撼了,因为这里采用的技术都是最先进的,他们孤儿院的工厂里的那几台设备,实在太小儿科了,根本就没资格进入到这里来。
第五个项目是第一指挥中心。
反叛机器人在南极冰盖下面有七个指挥中心,这里是最大的一个,也是最早建的。当年解放这里的战斗的痕迹还在,有很多被炸弹撕裂的设备、被激光炮划开的墙壁。
在第七天的时候,他们乘坐地铁,来到了他们此行真正想来的地方,第三指挥中心。
因为刘春先说,他就是在第三指挥中心被打伤的,而且他说的那个没有被毁坏的量子机芯模块,就在第三指挥中心的下面。
当天晚上,刘春先在酒店周围转了转,发现指挥中心通往下面计算中心的楼梯和电梯已经被封死了,封堵的钢梁外面还挂着牌子:
“未开放区域,闲人免进”
刘春先趁周围没有人注意,把一只爬虫机器人顺着钢梁放了进去,然后回到酒店的房间,用遥控器操纵着爬行机器人沿着楼梯向下,来到了计算中心的楼层,也就是他当年被打伤的地方。